
广东智慧康复论坛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作报告

院士圆桌对话现场 主办方供图
3月10日,由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广东智慧康复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是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首场论坛,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
论坛以“医工结合 协同发展”为主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励建安等知名专家学者,从医工结合发展趋势、智慧康复前沿技术以及医疗健康产业转化等角度进行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营造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康复产业生态。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长窦祖林表示,康复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材料技术等的进步集成对康复的应用,借助智能科技,一套套解决方案或服务,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可优化可复制、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康复需求的多学科交叉的整体解决方案,构成了智慧康复的主体内容。
今年96岁高龄的钟世镇以《人体智慧康复技术有关的信息》为题作报告。他结合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介绍人体解剖工艺技术的历史发展变革,希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推动智慧康复产学研发展。他认为,智慧康复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迭代创新,更深层次的是康复理论与服务模式的颠覆。
苏国辉以《抗抑郁非药物的研发/从基础到临床》为题进行报告。他聚焦抗抑郁治疗,围绕神经网络可塑性、小分子调控干预等基础科学问题,系统阐述运动、光疗等非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功能机制研究成果,希望对广大临床医学工作者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励建安以《智能化生命体征监测与康复医疗》为题进行报告。他全面介绍可穿戴式和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的原理、医学价值和未来前景,相信对康复医学、健康产业事业起引领和推动作用。他表示,康复医学是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效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有力抓手。可穿戴设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得远程康复成为可能,人们随时随地能够享受优质的康复服务。
据介绍,康复范围广泛。当前康复医疗不仅致力于功能障碍者的功能康复,还关注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老龄、 妇女围产期、儿童収育迟滞、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状态、营养异常状态、成瘾状态等。学科将涉及医疗全程,即急性期、急性期后和恢复期。
据了解,岭南科学论坛是广东省科协于2017年设立,由广东省科协团体会员承办的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平台,每年举办系列活动不少于十场。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将涉及智慧康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精准医学、眼健康行业创新与发展、家禽新科技、核科技的应用与发展等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