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社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旬刊
编辑出版:万象杂志社
国内刊号:CN:21-1385/G0
国际刊号:ISSN:1008-3766
邮发代号:8-114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编辑QQ: 123456
联系我们

地址 : 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编辑部QQ: 123456

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首次检测到太阳碳氮氧循环产生中微子

首次检测到太阳碳氮氧循环产生中微子

阅读数:463   发布时间:2020/11/27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5日发表的一项天体物理学最新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太阳次要聚变碳氮氧循环所产生中微子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测量这些中微子可以为人类了解太阳结构和太阳核心内的元素丰度提供重要线索。 恒星的能量来自氢到氦的核聚变,这通过两个过程发生: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氮氧循环,前者只涉及氢氦同位素,后者靠碳氮氧催化聚变。 其中,质子-质子链反应是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的主要能量产生方式,约占全部生产能量的99%,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研究碳氮氧循环更具有挑战性,因为通过这种机制产生的中微子,每天只比背景信号多几个而已。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内,博瑞西诺合作组织正致力于研究极其罕见的中微子相互作用,这一联合研究项目组由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美国等多国研究人员构成。 此次,他们报告检测到了太阳碳氮氧聚变循环期间发射出的中微子,且具有高统计显著性。他们使用的是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高灵敏度的博瑞西诺检测器。该仪器由一个大约18米高的容器组成,其中装有254吨液体,当液体中的电子与中微子相互作用时,液体会闪烁发光,更为明亮的闪光表明能量更高,则更有可能是来自碳氮氧循环产生的中微子。这一检测器能够排除或解释大部分的背景噪音源。在最新的研究中,团队表示,出现的结果代表了迄今第一个关于碳氮氧循环的直接实验证据,证明碳氮氧循环贡献了1%左右的太阳能量(符合理论预测)。 研究人员提出,测量碳氮氧聚变产生的中微子,可以确定恒星中碳氮氧的丰度。据信,碳氮氧循环对质量大于太阳的恒星的能量生产具有更大的贡献。了解恒星中重量大于氦的元素的丰度(即金属性),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恒星的主导能量来源。 在论文随附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哥布里尔·奥莱比·格恩表示,博瑞西诺合作组织的工作让人们能够更进一步地全面认识太阳和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其或将为科学界定义未来几年这个领域的研究目标。

编辑整理:万象杂志社编辑部
万象官方网站:http://www.sdnjbjb.com/


Copyright© 2019 万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万象在线编辑QQ:123456    万象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备案号: 辽ICP备24675243号 网站地图

中国文明网
国家工信部
360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