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社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旬刊
编辑出版:万象杂志社
国内刊号:CN:21-1385/G0
国际刊号:ISSN:1008-3766
邮发代号:8-114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编辑QQ: 123456
联系我们

地址 : 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编辑部QQ: 123456

学术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知识 > 在职博士生的身份应该定位“研究者”还是“学生”?

在职博士生的身份应该定位“研究者”还是“学生”?

阅读数:334   发布时间:2021-11-15


 ①把博士生的身份定位“学生”


      博士生的身份问题牵涉到博士生毕业后的工龄计算情况,进而影响其工作后在住房、职称晋升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依据目前的人事劳资工作中,工龄一般从首次参加工作的年份起计算,学生经历通常不算入工龄。而由于博士生首次参加工作的时间相对比较晚,这便会导致本科直接攻博者存在不公平性。


      由此可见,若是把博士生单纯地当成“学生”的身份而言,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博士生在劳动人事方面的权益受损。


①  把博士生的身份定位“研究人员”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事业单位的住房排队、职称晋升等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福利待遇等级的确定中,工龄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比如购买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房,职工需要根据一系列标准排队打分以确定购房的优先权,工龄分则是各项积分中的主要部分,学历、职称积分的比重很小,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教授、博士毕业生的积分比不上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同事,购房中教学科研中青年骨干的优先权落后于工勤人员的局面。


那么,在职博士生的身份究竟该如何定位呢?有着丰富经验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观点值得参考。在学校他们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专业课程,参加必要的活动;在合作的公司,他们被称为研究型工程师(researcheng-ineer),是公司的职员,与其他正式职员一样遵守公司的各种制度,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编辑整理:万象杂志社编辑部
万象官方网站:http://www.sdnjbjb.com/


Copyright© 2019 万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万象在线编辑QQ:123456    万象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备案号: 辽ICP备24675243号 网站地图

中国文明网
国家工信部
360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