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社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旬刊
编辑出版:万象杂志社
国内刊号:CN:21-1385/G0
国际刊号:ISSN:1008-3766
邮发代号:8-114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编辑QQ: 123456
联系我们

地址 : 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编辑部QQ: 123456

论文展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展示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阅读数:439   发布时间:2021/6/8

李博文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之中,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物联网的发展被称为计算机与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应用十分普遍,但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物联网应用比较广泛,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笔者根据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对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有所帮助[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1-0041-02

0 引言

伴随为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改革,物联网这个新名词的出现成为了第三各信息技术上的改革,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做好物联网的安全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2]。

1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近年来新型的名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发生了改变,覆盖范围也在这简称扩大的方式[3]。

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比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智能化的动物等等,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4]。

2 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安全问题

互联网是多个网络融合的网络能够以传感器网络,移动网络以及因特网有着相同的安全问题,而且还具有很多隐私保护的问题,易购网的身份认证以及访问的控制问题、对信息储存和管理的问题等等,所以物联网与互联网还是有不同的特点的,物联网的安全问题要比互联网更加复杂,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解决。物联网在不同的领域所对应的工业标准和规范也是不同的[5]。在我國当前的物联网大多数属于独立的小型的网络,被利用攻击的安全性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小,但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到那时安全漏洞问题会增加,很难保证其安全性,并且这些安全性的问题都会制约着我国物联网的发展。

2.1 感知层的数据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安全问题

在网络感知层的数据信息采集与传输主要是靠传感器来进行的,而传感器的节点又具有种类多和高一致性的特点,通常都是单一的传感器,从而导致了传感器不具有防护功能,安全性较低。

2.2 网络层的安全问题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络系统已经十分的成熟,但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影响着我国网络的安全问题,网络层兼容性较差,黑客运用网络窥探其他网络的隐私。

2.3 应用层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在不同领域应用的规范也不同,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安全性问题,如今互联网的应用层没有统一的标准,安全性能较差。当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数据处理的能力与适应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会导致网络中断与数据丢失的问题,另外数据访问需要权限与身份认证,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兼容性比较弱[6]。

3 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物联网是由多个独立的小网络构成的,一个大型的网络,它的安全性涉及到各个网络不同领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互联网,移动网络等等,因为物联网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其安全性问题依旧有待进行研究以及解决,这对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1 感知层的应对方案

感知层主要负责的是数据信息采集以及信息传输,首先要对RFID与WSN进行保护,可以通过访问控制以及数据加密,还有密码技术来实现,防止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泄露,加强对数据的管理,提高对数据的保护,应用密码来保护用户的隐私以及rfId系统的机密性与安全性。另外无线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设置密钥进行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运用密钥管理可以有效的保护隐私与扩展能力,还可运用入侵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可疑节点的行为,运用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来进一步加强节点的安全性[7]。

3.2 网络层的应对方案

在物联网中网络层是由互联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基础存在的,其安全性较低,网络路由方式也比较单一,并且不是为了网络的安全性而存在的,其存在主要是为了让网络通信能够完全适应物联网,是为通信而存在的。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构建物联网与互联网通信网络相融合之间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物联网网络统一的防护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访问控制,这样可以极大地加强其安全性,同时也要加强每一个独立网络的安全性,从小的细节出发,建立起全面的物联网网络的安全接入与应用的访问机制,同时也要考虑到网络的可用性,另外要加强各大网络层之间的跨域认证与跨网认证。

3.3 应用层的应对方案

物联网的应用层是由不同的网络组成的,只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首先在技术应用方面,要加强跨界的网络的认证与密钥协议,加强应用层之间的联系,进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采取指纹,以及匿名认证,或者门限密码等等,在设计软件方面也要用心,可以采取相关的技术,避免软件出现漏洞给黑客可乘的机会,并且要及时安装可以检测网络漏洞的软件,加强物联网的安全性能,另外,只靠技术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户还要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物联网,减少对于不可知性的网络页面的访问,同时用用户也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管理,可以应用密码进行管理,防止黑客的侵入以及病毒的侵入[8]。

4 结语

物联网在社会上运用比较广泛,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简单化,广泛应用于在城市的交通以及医疗保健之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现在社会上备受关注的事情,在进行物联网运用的时候,要加强其安全性能,要将每一层都涉及到对于隐私的保护,对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结合不同的技术加强对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保护,促进我过物联网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物联网初步发展的阶段,面临物联网的安全挑战问题依旧是十分严峻的。

参考文献

[1] 曾梅梅.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D].桂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3.DOI:10.7666/d.D561509.

[2] 余洋,朱少敏,卞超轶.基于知识图谱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可视化技术[J].电信科学,2019,35(11):132-139.

[3] 石乐义,刘佳,刘祎豪,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55(24):1-9.

[4] 何申,黄静,赵海燕,等.基于可信计算构建物联网安全边界[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9,32(12):7-11.

[5] 胡俊立.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9):113-114.

[6] 秦晓琳.基于马歇尔试验模型的计算机物联网络安全控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3):28-29.

[7] 刘娟.2018年网络安全状况及2019年网络安全趋势[J].福建电脑,2019,35(2):101-103.

[8]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威胁指数的物联网安全检测方法与系统:CN201910737545.3[P].2019-11-12.


编辑整理:万象杂志社编辑部
万象官方网站:http://www.sdnjbjb.com/


Copyright© 2019 万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万象在线编辑QQ:123456    万象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备案号: 辽ICP备24675243号 网站地图

中国文明网
国家工信部
360安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