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社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旬刊
编辑出版:万象杂志社
国内刊号:CN:21-1385/G0
国际刊号:ISSN:1008-3766
邮发代号:8-114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编辑QQ: 123456
联系我们

地址 : 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编辑部QQ: 123456

论文展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展示 > 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阅读数:553   发布时间:2021/4/2

李亚利 燕雯霞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重点结合其影响因素而探索其信息安全的保护方法,其可以在保障网络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不断推进社交网络应用的安全性,进一步保障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

关键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2-0027-02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出现用户信息泄露或者社交网络安全漏洞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仅对于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产生了威胁,而且还造成了社交网络应用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进而使得用户产生不佳的使用体验。由此,针对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在全面探索其社交网络影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方法的分析。

1 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

据有关调查显示,导致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受到影响的因素当中,主要是分为个人安全意识的缺乏、网站运营的安全漏洞、网络服务不良行為以及网络管理不到位等实际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社交网络的设计存在漏洞或者安全隐患、用户个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放松警惕、存在网络监管的缺失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不良行为等导致了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恶意盗用、收集,影响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下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1.1个人安全意识缺乏

随着社交网络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就导致了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意外情况,从而容易在信赖的基础上,出于非自愿的情绪,使得个人的真实信息被泄露出去。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个人用户过于信赖社交网络所带来的便利之处,而忽视了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个人信息所存在的弊端,为信息安全埋下了不良隐患。而且,基于对于社交网络自身的信赖,就导致其在分享个人信息时,缺乏重视和一定的警惕性,凭借对社交网络一方的信任,导致自身的信息权限被打破,进而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1.2 网络运营的安全漏洞

调查显示,社交网络中出现用户信息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是基于网络运营存在安全漏洞而导致用户信息被恶意提取或者流失,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信息安全。这种网络运营的安全漏洞可以总结为两种情况:第一,在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对于个人信息进行了采集和储存,具体包括实名制认证、电话注册以及个人信息采集等情况。但是,由于储存方式不当或者保护存在漏洞等导致用户信息被泄露。第二,存在网络恶意攻击或者社交网络与第三方故意串通的情形,导致其储存的用户信息被恶意盗取或者故意出售等,进而威胁到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信息安全。而针对这种网络运营的安全漏洞,则需要通过完善社交网络运营商的系统来规避问题的出现。

1.3 网络服务的不良行为

网络服务的不良行为在实践中具体是表现为社交网络提供者存在的不良服务行为,具体包括了与第三方恶意串通买卖用户信息、过分收集用户信息等两种情况。社交网络的运营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很容易存在与第三方恶意串通的行为,将用户的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不仅触犯了法律,而且也使得用户信息被泄露,威胁到其信息安全。过分收集用户信息指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过度收集用户的各种信息,从而填充其信息库。这种情况是在利用用户安全意识薄弱的弱点,而导致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1.4 网络管理不到位

网络管理不到位指的是对于社交网络的运营情况管理存在缺失,导致对于一些不法行为的监督和管制存在漏洞,进而导致不良的社交网络应用环境。这种外部监管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网管部门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了不法分子的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导致社交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自我约束的底线,频繁在用户信息安全线上试探;不仅威胁着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而且还导致了不良的社交网络竞争秩序。

2 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方法

在大致分析了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之外,探索其保护方法主要是从解决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信息采集程度等,全面改进社交网络的运行环境。一般而言,在社交网络中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主要方法可以总结为:安全意识培养、网络运营技术提升、用户信息保护体系建立等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2.1 用户安全意识培养

培养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安全意识,主要是从社交网络安全培养计划以及用户个人的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等两方面来展开。做到社交网络安全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是要求社交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进一步的对需要用户提供和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列明或者隐私处理,使得用户可以准确的了解到其能够提供的个人隐私信息的程度,从而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常心,也可以重新树立对社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心。

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重视程度提高则是通过实践宣传或者政策引导等,让社交网络的用户充分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态度,并在利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可以关注到社交网络对个人信息的收集情况,并在分享个人信息时,注意程度、仔细考虑,避免自身因素对于信息的泄露,从而威胁到自身的信息安全。

2.2网络运营技术提升

在网络运营技术提升中,做好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维护工作,需要社交网络服务者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推进社交网络系统的完善和优化。这样可以在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保障用户信息储存和收集的安全性,使得系统可以达到安全运行、高效运行的效果。

此外,通过加固社交网络系统的防火墙或者安全系统,还可以达到阻挡网络攻击的效果,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这样可以使得社交网络在反网络攻击的情况下,保障自身的信息储存安全和系统安全,并具有维护社交网络声誉的重要意义。

2.3建立用户信息保护体系

建立用户信息保护体系指通过完善网络监管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系统等从多个角度做到对于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维护工作。

具体而言,在完善网络监管系统上,是通过划分网络管理的职能、加强行业监管以及法律规范制约等从不同程度上实现对于社交网络的应用管理。通过网络管理者的日常监管和网络运行服务监督、行业自律制度确立或者监督体系的应用、法律规范的引导和行为规范制约等具体措施,做到网络管理的常态化、行业自律的体系化以及法律规范的底线化,全面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而在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建立上,则是通过预警、保护、检测、响应、恢复以及反击等具体措施,做到对于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的维护。预警措施的开展是通过加强对于用户信息泄露的行为预警来及时判断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在预警的过程中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来做到对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并及时检测其中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此后,通过防火墙等反攻击系统的响应和参与,将危险因素和危害行为进行遏制,逐步恢复社交网络的正常运行。最后,通过追踪管理与反击行为,在制止社交网络中存在不法行为的同时,做好安全信息的打击工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是从社交网络的应用现状出发,结合社交网络中的各个主体,分析社交网络服务提供者、个人用户、网络监管者以及第三方的行为差异和影响,从而实现对影响的因素分析,进而实现对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方法的研究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林(契),黄溢燕.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24):163.

[2] 刘冰.社交网络中用户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05):69-74.

[3] 魏硕.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3):86-87.


编辑整理:万象杂志社编辑部
万象官方网站:http://www.sdnjbjb.com/


Copyright© 2019 万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杂志社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957弄D做2020室《万象》杂志社

万象在线编辑QQ:123456    万象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备案号: 辽ICP备24675243号 网站地图

中国文明网
国家工信部
360安全网站